西西西埃罗同学
:
来这里之前完全没有想到,普拉多花费了我们一天的时间。下午走出博物馆饥肠辘辘,尽管还是艳阳高照,却仿佛丧失去逛别处的力气——原因是我们太贪心了。
如果说参观卢浮宫或者大都会,我一定会放弃一部分展品绝不勉强自己,毕竟遍览所有明显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即使走马观花也会累到脚抽筋吧。但是普拉多不一样,95%的展厅都是绘画让我怎么办才好,当然只能选择全部看完了!一瞬间后悔那天为何没有穿运动鞋。
翻过导览图,惊奇的看到博物馆列出的HIGHLIGHT密密麻麻,这一定是我见过最多的重点提示,感谢这个列表让我获得新知识。跟着地图出发吧!
来西班牙就是要看西班牙艺术家,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有毕加索和达利,普拉多就有委拉斯凯兹和戈雅,哦对还有不能不提的希腊的“西班牙人”格列柯。
一直以来委拉斯凯兹代表了我心目中的西班牙画家,但因为宫廷画师的缘故,他的作品大都留在西班牙本土。在其他国家蜻蜓点水看过一些,从未看充分。而普拉多的象征,正是委拉斯凯兹。当走到这座博物馆的最中心,一个椭圆形大厅,便能看到举世闻名的《宫娥》了。博物馆指南告诉我,天呐,原来整个博物馆的展陈布局,真的是以它为中心展开的。
站在画前,我还可以想着画面中镜子里隐隐约约的腓力四世和王后,想着画面中的彼时,早已不复当年辉煌的海上霸主西班牙日落西山苟延残喘,于是这画面传达出来的气息变得阴郁,啊,多想知道此刻那张没表情的脸之下画家在想着什么呢。
私心地暗自埋怨,为何委拉斯凯兹是一位宫廷画家,为何画家生涯都只能画这些无聊的宫廷主题,未免太过浪费才华。如此,也只能感谢他画过宫中那些“娱谑者”的肖像了,普拉多所藏诸多该类题材肖像画,从这些作品中能看到他作为画家真情感的流露,也就是被后世赞颂的“人类的尊严感”,很多年前我看到过这样一幅肖像而被他彻底吸引。
由于我们没有按照展厅编号顺序参观,所以在普拉多率先看到的戈雅,不是那个作为宫廷画家的戈雅,而是受到法西战争刺激后的戈雅。他的“黑色绘画”在展厅两侧一字排开,画面引起极度不适。正是这种看起来极不舒服的作品为他赢得更多的喜爱,若没有这种绘画风格的升华,仅仅停留在粉饰太平的宫廷画家戈雅,会怎样呢。
《农神嗜子》的恐怖在于它是显而易见的,农神扭曲的表情必然是画家经历战争亲眼所见那些惨状而生发。《棍棒决斗》中的两个男子在互殴,双腿已经没入土地,彼此头破血流,但仍然想要致对方于死地。不知道画面背后的故事,只看到一个疯狂世界的缩影。
在看完这些戈雅作品之后转到楼上,看到他笔下那些宫廷人物明显丧失兴趣,当然我还是要感慨一下,西班牙王室能够拥有委拉斯凯兹和戈雅,是多么幸福的事情。否则我怎么会记得这位怀孕的女伯爵,怎么会为她停下脚步。
其实这次来西班牙有个非常大的遗憾,是没有来得及去托莱多,那座拥有格列柯的小城。格列柯我一度了解非常稀疏,但作品印象深刻,第一次看到时候完全不能接受这是16世纪的绘画,过分超前了吧,不信大家去看一眼就能明白我的心情。
也难怪后人把他尊为二十世纪某些前卫绘画风格先驱,因为真的能找到无数作品里有他的影子,艺术家们创作向他致敬的作品,包括马奈、毕加索、莫迪利亚尼等等,那些致敬之作流传甚广,我差不多都是先看到后者却对格列柯一无所知。整个十八十九世纪他被遗忘,直到又被现代艺术发掘。我不能说我喜欢他的画,因为这些形态色调几乎没有踩到我的点,审美可以任性,但对于艺术家的认知我想还是需要从理性的角度去看吧。因为格列柯之于西班牙艺术,是无法越过的。
普拉多次丰富的收藏是意大利绘画,安吉利科、波提切利、拉斐尔……其中更是以威尼斯绘画收藏闻名,博物馆指南提到这里的收藏是这一画派在威尼斯之外最大的作品集,提香、丁托列托、委罗内塞……在意大利没有来得及去威尼斯看的我,这次多少弥补了一下,心满意足。看过之后感叹威尼斯画派对于色彩的追求,也难怪米开朗琪罗一点也不喜欢提香。但是我喜欢呀哈哈,提香不可错过!如果对他的宗教历史画没有兴趣,那看一眼他的自画像吧,一瞬间可以忘掉这是个对金钱精明的贪婪画家,画面异常简朴深沉,画中人看起来坚定而有力量。
很多tips:网上提前买票,总之觉得还是趁着开门去吧,特别建议作为当天的第一个行程。语音导览有中文版,我租了一个来听,不熟悉的内容相当有帮助。博物馆禁止拍照,所以不用背相机了,而且工作人员意外很严格,有个小朋友在拍摄作品标签也被阻止了。赫罗尼莫楼有临时展览,可以事先网站查阅一下信息。